《卧冰求鲤》是古老的民间传说故事,最早出自干宝的《搜神记》。 故事讲述了王祥冬天为继母在冰上捕鱼的事情,被后世奉为孝道经典故事。 2006年12月入选山东省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王祥(184-268),字休征,琅邪临沂人(今山东临沂),祖父是汉朝青州刺史,父亲被征召却不去做官。王祥是至孝之人,母亲早死,继母对他没有慈爱心,常给父亲说他坏说,父亲也不喜爱他。继母还常让他打扫牛圈,王祥则更加恭敬和谨慎。父母有病,他衣不解带,煮好汤药自己品尝冷热后再端上去。
有年冬天,继母刁难王祥要吃活鱼,而河水封冻无法钓鱼,王祥就脱下衣服用体温破冰捕鱼。此时冰面忽然自行裂开,两条鲤鱼跳出来,他拿着鱼回家献给继母。
但是继母又要吃烤黄雀。冬天何来的黄雀?说话间,就有几十只黄雀飞进家中的帐幕里,王祥拿去送给继母。邻里乡亲为此惊叹:这是孝心感化天地的缘故啊。
后来,家中有一株红沙果树结了果实,继母命令王祥看护,不允许有一棵果实掉落。每当有风雨时,王祥就抱着树干哭泣,祈求果实不要掉落……
有诗颂曰:
继母人间有,王祥天下无;
至今河水上,留得卧冰模。
史载:继母最终被王祥的孝心感化,把他视为自己的亲生儿子。
继母死后,王祥悲痛,依礼安葬。王祥对其弟王览,十分爱护,王览对兄长特别尊敬,兄友弟恭,远近闻名,时人把他们的居处称作“孝悌里”。临沂“孝悌里”犹存。
孝梯里中颂王祥,卧冰求鲤传四方。
一片孝心感继母,王览效法敬兄长。
王览(206年—278年),字玄通,琅琊临沂人,王祥的同父异母弟。“书圣”王羲之的五世祖。历经东汉、三国和西晋三代,曾入仕曹魏及西晋,在西晋官至光禄大夫。